〔摘 要〕 叙述了安全监督与可靠性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寻求两者的切入点和互补性,根据该厂 试行的“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方法”,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探讨的思路。
多年来,电力行业的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是提高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两大管理方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实行三级控制,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不发生轻伤和障碍。安全监督就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和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准确地实施,从而实现企业三级控制安全目标的一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行为。可靠性管理是指在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保证系统、设备、部件完成规定功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包括发电厂的出力管理、可靠性指标管理、设备维护、更新管理和人员培训管理等,其目的是促进低耗多发下的机组设备安全运行,是发电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设备安全管理。这两种管理方法在各自的领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和作用,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安全监督体系的发展过程
安全监督体系在国家电力公司转制之前称安全监察体系,是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成长过程经历了几起几落。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工业的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早在50年代初,依照苏联的管理模式,全国各大区管理局、供电局、发电厂等根据部“电业技术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大纲”相继成立了技术保安科或配备了技术保安工程师,协助局、厂领导监查发供电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工作,这是解放以来最早的电业安全监察体系。
(2) 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监察体系及职能受到了两次严重的冲击。将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批评成是对工人的“管、卡、压”,安全监察机构被撤销,安全管理处于瘫痪,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大幅度上升。
(3) 80年代初,重新修订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安全监察体系,使安全监察工作逐步恢复并走向正轨。
(4) 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事故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电力主管部门通过行业法规对电力企业安监机构和职责进行规范,进一步强化安全监察工作。
(5)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安全监察由原有的政府监察职能转换为行业监督职能,其职责就是在电力生产企业进入商业化运营后,围绕“确保电能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行为。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已基本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总结出一套较科学、完备、符合中国电力生产实际的安全监督手段和方法,对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可靠性管理的发展过程
我国电力工业全面实行可靠性管理开始于1985年,在此之前,有关人士花了近5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酝酿和准备:包括广泛收集消化当时国际上有关电力可靠性方面的资料文献,建立起电力可靠性的理论概念,通过在个别电力企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取得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的感性体验,并在分析和研究不同国家电力可靠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靠性管理工作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尝试把统计数据和指标用于生产管理中去,同时进行可靠性信息反馈工作。也就是说,对设备的管理已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数据→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可靠性管理(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分析)→设备管理(分析、总结、提高)→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数据的一个闭环反馈系统。通过上述循环来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改善设备和系统性能,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 寻求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的切入点
在1995年版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规定了供电质量降低和机组故障跳机等原因造成事故的有关条款,体现了安全管理和可靠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随着大型电厂的不断新建,这类电厂单机容量大、人员配置少、设备大、小修发包给外单位承担,内部采用先进的管理机制,原有的安全监督手段特别是对设备事故的安全考核以事故的性质分类来定性判断就显得很粗放。为能更好地适应此类电厂的管理机制,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并逐步与发达国家发电厂的管理模式接轨,自1997年起,国电华东公司对华能石洞口二厂、北仑发电厂试行“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方法”,也就是说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由原来的事故、障碍定性判断过渡到用“非计划停运次数”、“等效可用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设备健康水平和机组性能好、坏的定量分析。这个办法既包含了《调规》的原则精神,又容纳了“可靠性管理”的原理精髓,从而使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在设备安全考核上找到了交融点。
4 实现安全监督与可靠性管理的交融和互补
过去40多年,对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一直采用事故、故障等办法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并由此根据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把事故分成特大、重大、一般事故和障碍等类别,其特点为:
(1) 《调规》中明确规定“安全记录为连续无事故的累计天数,凡发生事故,均应中断事故单位的安全记录”,所以,“长周期安全无事故记录”是每个电力企业所追求的安全奋斗目标,因此,相关确保设备安全的具体管理工作和管理理念,也以此目标为导向而展开。对设备事故侧重于事故后的分析、责任人处理、防范措施落实,但事前的控制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把设备的安全性提高到什么程度,无法用数字来反映,缺乏准确的评价手段。
(2) 对于影响机组停运较长时间的如锅炉“四管”泄漏引起的故障停炉无具体、严格的考核条款。
(3) 原有的考核方法把每次设备故障当作一种偶发事件,一方面详细地对其作技术分析,另一方面就分析的某些结论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这对于搞清故障原因、防止类似故障的频发是十分有效的,但其着眼点只放在局部的设备故障上,而未从影响系统的全过程来分析问题,所以,不能从偶然性中看到必然性。
新的考核方法是在原有考核方法基础上引进可靠性管理概念,用“非计划停运次数”、“等效可用系数”两个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对部分考核细则作适当的调整,从性质上说,对设备的安全考核由原来的定性判断扩展到定量分析,弥补了原考核方法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 "非计划停运次数”指列入统计的发电机组在统计年度内的所有非计划停运次数,包括计划检修延期、备用机组不能按调度规定的时间投入运行及调度批准的晚间低谷消缺次数。所以,新考核方法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以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这一指标而展开,提高重要辅机、辅机、辅机之辅机的可靠性、备用率是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显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重心由事后的控制转移到了事前的预防。
(2) 提高机组等效可用系数的途径有两个:增加发电机组加权平均可用小时、减少发电机组加权平均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也就是说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小时和降低出力运行小时。这就对机组跳闸或设备故障的处理提出了“既保质量又要有速度”的更高要求,使各部门、各专业在原因分析、故障处理过程齐心合力、密切配合,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大大减少了非计划停运小时。
5 新考核办法实施后取得的成绩
北仑电厂试行“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方法”后,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 制定了《浙江北仑发电厂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实施细则》,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同时充分利用电网晚间低谷与双休日负荷较低的有利条件,为保设备的可靠性而开展低谷消缺检修活动。
(2) 认真落实好历次非计划停运的反措工作,控制重复事故的发生, 同时,规范作业的安全行为,加强设备消缺的质量管理。
(3) 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实践培训,开展多项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竞赛活动。
(4) 加大可靠性指标承包考核力度,在防止非计划停运及提高等效可用系数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如:设备维修部门在日常维护中主动处理缺陷的同时做好仪控信号强制等防范措施,以防止处理中误动造成机组跳闸;在机组非计划停运时,认真、仔细查找事故原因,使机组尽快并网,减少非计划投运时间。
通过上述工作,该厂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99年1号机组全年未发生1次非计划停运,2次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00天,2号机组也创下了自投产以来的最长连续运行记录,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评比中分别获特等奖和三等奖。
6 对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的进一步探讨
随着电力行业的深度改革,电力市场将逐步完善、成熟,发电企业最终将完全走向市场,电能的质量将是决定电厂竞争力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我们不应再局限在原有的思路上,而应由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由经验决策走向信息决策,要让可靠性理论更好地为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服务。
(1) 对设备的安全考核应淡化分级管理概念,引用更多的可靠性指标。除主机停运、降出力、备用等之外,对“不停机,不降出力”的辅机和输变电设备的事件也列入统计、考核范围,如锅炉的磨煤机、汽机的循泵和凝泵、电气的高压开关等,安全考核规定应围绕提高上述设备的可靠性而制订,以扩大对设备的定量分析面,把影响机组减出力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提高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
(2) 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应进行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数据库,采用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信息闭环反馈,使整个系统越来越优化,以此作为设备管理判断、决策的基础,进而将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推向更高、更细的层次。
(3) 进入电力市场后,竞价上网机组的任何一次跳机,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设备事故,而是关系到企业商业信誉和被竞争淘汰的严峻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内涵将被大大延伸。所以,为了有效地避免事故风险,应对事故的苗子和隐患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找出根源,落实防范措施,并将反措或整改项目纳入闭环管理,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机组的可靠性。
7 发展方向
实施新的考核方法后,在设备的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使其发展、完善:实行设备点检定检制,变事后管理为提前诊断,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编制《机组检修管理程度》,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成立设备状态监测组,用高科技的手段为可靠性管理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技术保证。根据国际惯例,最终实现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分离,达到设备安全做到既定性又定量的安全管理,人身安全按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要求,更注重于人的生存环境的安全管理。
(吴金土 邬意慧)
多年来,电力行业的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是提高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两大管理方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实行三级控制,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不发生轻伤和障碍。安全监督就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办法和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准确地实施,从而实现企业三级控制安全目标的一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行为。可靠性管理是指在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保证系统、设备、部件完成规定功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包括发电厂的出力管理、可靠性指标管理、设备维护、更新管理和人员培训管理等,其目的是促进低耗多发下的机组设备安全运行,是发电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设备安全管理。这两种管理方法在各自的领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和作用,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安全监督体系的发展过程
安全监督体系在国家电力公司转制之前称安全监察体系,是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成长过程经历了几起几落。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工业的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早在50年代初,依照苏联的管理模式,全国各大区管理局、供电局、发电厂等根据部“电业技术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大纲”相继成立了技术保安科或配备了技术保安工程师,协助局、厂领导监查发供电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工作,这是解放以来最早的电业安全监察体系。
(2) 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监察体系及职能受到了两次严重的冲击。将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批评成是对工人的“管、卡、压”,安全监察机构被撤销,安全管理处于瘫痪,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大幅度上升。
(3) 80年代初,重新修订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安全监察体系,使安全监察工作逐步恢复并走向正轨。
(4) 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事故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电力主管部门通过行业法规对电力企业安监机构和职责进行规范,进一步强化安全监察工作。
(5)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安全监察由原有的政府监察职能转换为行业监督职能,其职责就是在电力生产企业进入商业化运营后,围绕“确保电能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行为。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已基本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总结出一套较科学、完备、符合中国电力生产实际的安全监督手段和方法,对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可靠性管理的发展过程
我国电力工业全面实行可靠性管理开始于1985年,在此之前,有关人士花了近5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酝酿和准备:包括广泛收集消化当时国际上有关电力可靠性方面的资料文献,建立起电力可靠性的理论概念,通过在个别电力企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取得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的感性体验,并在分析和研究不同国家电力可靠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靠性管理工作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尝试把统计数据和指标用于生产管理中去,同时进行可靠性信息反馈工作。也就是说,对设备的管理已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数据→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可靠性管理(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分析)→设备管理(分析、总结、提高)→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数据的一个闭环反馈系统。通过上述循环来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改善设备和系统性能,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 寻求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的切入点
在1995年版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规定了供电质量降低和机组故障跳机等原因造成事故的有关条款,体现了安全管理和可靠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随着大型电厂的不断新建,这类电厂单机容量大、人员配置少、设备大、小修发包给外单位承担,内部采用先进的管理机制,原有的安全监督手段特别是对设备事故的安全考核以事故的性质分类来定性判断就显得很粗放。为能更好地适应此类电厂的管理机制,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并逐步与发达国家发电厂的管理模式接轨,自1997年起,国电华东公司对华能石洞口二厂、北仑发电厂试行“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方法”,也就是说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由原来的事故、障碍定性判断过渡到用“非计划停运次数”、“等效可用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设备健康水平和机组性能好、坏的定量分析。这个办法既包含了《调规》的原则精神,又容纳了“可靠性管理”的原理精髓,从而使安全监督和可靠性管理在设备安全考核上找到了交融点。
4 实现安全监督与可靠性管理的交融和互补
过去40多年,对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一直采用事故、故障等办法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并由此根据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把事故分成特大、重大、一般事故和障碍等类别,其特点为:
(1) 《调规》中明确规定“安全记录为连续无事故的累计天数,凡发生事故,均应中断事故单位的安全记录”,所以,“长周期安全无事故记录”是每个电力企业所追求的安全奋斗目标,因此,相关确保设备安全的具体管理工作和管理理念,也以此目标为导向而展开。对设备事故侧重于事故后的分析、责任人处理、防范措施落实,但事前的控制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把设备的安全性提高到什么程度,无法用数字来反映,缺乏准确的评价手段。
(2) 对于影响机组停运较长时间的如锅炉“四管”泄漏引起的故障停炉无具体、严格的考核条款。
(3) 原有的考核方法把每次设备故障当作一种偶发事件,一方面详细地对其作技术分析,另一方面就分析的某些结论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这对于搞清故障原因、防止类似故障的频发是十分有效的,但其着眼点只放在局部的设备故障上,而未从影响系统的全过程来分析问题,所以,不能从偶然性中看到必然性。
新的考核方法是在原有考核方法基础上引进可靠性管理概念,用“非计划停运次数”、“等效可用系数”两个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对部分考核细则作适当的调整,从性质上说,对设备的安全考核由原来的定性判断扩展到定量分析,弥补了原考核方法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 "非计划停运次数”指列入统计的发电机组在统计年度内的所有非计划停运次数,包括计划检修延期、备用机组不能按调度规定的时间投入运行及调度批准的晚间低谷消缺次数。所以,新考核方法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以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这一指标而展开,提高重要辅机、辅机、辅机之辅机的可靠性、备用率是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显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重心由事后的控制转移到了事前的预防。
(2) 提高机组等效可用系数的途径有两个:增加发电机组加权平均可用小时、减少发电机组加权平均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也就是说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小时和降低出力运行小时。这就对机组跳闸或设备故障的处理提出了“既保质量又要有速度”的更高要求,使各部门、各专业在原因分析、故障处理过程齐心合力、密切配合,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大大减少了非计划停运小时。
5 新考核办法实施后取得的成绩
北仑电厂试行“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方法”后,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 制定了《浙江北仑发电厂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实施细则》,并认真加以贯彻执行,同时充分利用电网晚间低谷与双休日负荷较低的有利条件,为保设备的可靠性而开展低谷消缺检修活动。
(2) 认真落实好历次非计划停运的反措工作,控制重复事故的发生, 同时,规范作业的安全行为,加强设备消缺的质量管理。
(3) 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实践培训,开展多项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竞赛活动。
(4) 加大可靠性指标承包考核力度,在防止非计划停运及提高等效可用系数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如:设备维修部门在日常维护中主动处理缺陷的同时做好仪控信号强制等防范措施,以防止处理中误动造成机组跳闸;在机组非计划停运时,认真、仔细查找事故原因,使机组尽快并网,减少非计划投运时间。
通过上述工作,该厂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99年1号机组全年未发生1次非计划停运,2次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00天,2号机组也创下了自投产以来的最长连续运行记录,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评比中分别获特等奖和三等奖。
6 对可靠性管理代替设备故障安全考核的进一步探讨
随着电力行业的深度改革,电力市场将逐步完善、成熟,发电企业最终将完全走向市场,电能的质量将是决定电厂竞争力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我们不应再局限在原有的思路上,而应由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由经验决策走向信息决策,要让可靠性理论更好地为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服务。
(1) 对设备的安全考核应淡化分级管理概念,引用更多的可靠性指标。除主机停运、降出力、备用等之外,对“不停机,不降出力”的辅机和输变电设备的事件也列入统计、考核范围,如锅炉的磨煤机、汽机的循泵和凝泵、电气的高压开关等,安全考核规定应围绕提高上述设备的可靠性而制订,以扩大对设备的定量分析面,把影响机组减出力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提高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
(2) 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应进行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数据库,采用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信息闭环反馈,使整个系统越来越优化,以此作为设备管理判断、决策的基础,进而将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推向更高、更细的层次。
(3) 进入电力市场后,竞价上网机组的任何一次跳机,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设备事故,而是关系到企业商业信誉和被竞争淘汰的严峻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内涵将被大大延伸。所以,为了有效地避免事故风险,应对事故的苗子和隐患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找出根源,落实防范措施,并将反措或整改项目纳入闭环管理,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机组的可靠性。
7 发展方向
实施新的考核方法后,在设备的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使其发展、完善:实行设备点检定检制,变事后管理为提前诊断,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调性;编制《机组检修管理程度》,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成立设备状态监测组,用高科技的手段为可靠性管理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技术保证。根据国际惯例,最终实现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分离,达到设备安全做到既定性又定量的安全管理,人身安全按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要求,更注重于人的生存环境的安全管理。
(吴金土 邬意慧)
上一篇: 对城乡配网改造后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建议
下一篇: 安全生产呼唤强化安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