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灌注桩施工
1、造孔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①成孔偏斜、移位。
②超挖或欠挖。
③垂直度控制不到位。
④塌孔。
(2)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
①消除成孔偏斜、移位的措施为:
成孔设备就位时必须平正、稳固,要经常检查钻头磨损情况,及时补焊保证孔径的要求。
②消除超挖或欠挖的措施为:
在开孔前预先确定孔深以告知钻机操作手,当钻机仪器显示预定深度时再用测绳复测孔深,以确保孔深要求。
③消除垂直度控制不到位的措施为:
钻进过程中,钻机手随时注意垂直控制仪表,以控制钻杆垂直度。
④消除塌孔的措施为:
遇有易塌孔地区,在施工时应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取土器的提升和下放速度,减小钻头、钻杆对土体的扰动,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孔内泥浆的水头高度及泥浆的比重,使泥浆充分发挥保护孔壁、减小扰动的功效。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①钢筋笼绑扎不牢固。
②笼顶标高偏高或偏低。
③钢筋笼错位。
(2)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
①消除钢筋笼绑扎不牢固的措施为:
严格使用梅花绑扎法对主筋与螺旋箍筋进行绑扎,再使用点焊对易开焊的部位进行加固。
②消除笼顶标高偏高或偏低的措施为:
在制作吊筋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要求的笼顶标高制作,每组吊筋的长度要依照对应孔所需钢筋笼的长度而定。
③消除钢筋笼错位的措施为:
严格细致地控制钢筋笼吊放,并将其牢固地绑扎或点焊于孔口;钢筋款入孔后,检查其是否处在桩孔中心;下放导管时,应使导管顺桩孔中心位置而下,避免挂住钢筋笼。
3、混凝土浇注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①桩身夹泥。
②拔护筒时钢筋笼随护筒带出。
③堵管。
④导管漏水。
⑤断桩。
(2)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
①消除桩身夹泥的措施为:
a)在护筒松动以后,应采用慢速静拔(不转动);
b)护筒起拔后,用钢筋网片封住孔口,待3-5小时后,再进行空孔回填;
c)浇注混凝土时,导管要经常拆卸,使得混凝土的上返力大一些。
②消除拔护筒时钢筋笼随护筒带出的措施为:
a)及时浇混凝土,对不合格或坍落度损失较大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搅拌或弃用措施。
b)对于到现场的混凝土每车作一组坍落度试验,不满足技术要求(18~22cm),要进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防止混凝土离析;
c)首灌完成后,要放慢放料速度,根据混凝土面深度和导管总长正确拆卸导管,拆管前应检测砼面深度
③消除堵管的措施为:
若为隔水塞卡在管内,在深度不大时,可用长杆冲捣;或在允许的范围内,反复提升导管振冲;如不能清除则应提起和拆开导管,取出不合格隔水塞。检查导管连接部位和变形情况,重新组装导管入孔,安放合格的隔水塞。不合格砼造成的堵管,可通过反复提升漏斗导管来消除,或在导管顶部安装激振装置,不断振动导管来解除。
④消除导管漏水的措施为:
处理的措施根据导管漏水程度大小而不同。漏水不大,多为从连接处和底口渗入,可集中数量较多,坍落度相对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一次灌入,依靠混凝土下落的压力将水泥砂浆挤入渗漏部位,封住底口的渗入。漏水严重时,应提起导管检查连接处的密封圈垫,重新均匀上紧,准备足量的混凝土拌和物,重新开始灌注。若孔内已灌注少量混凝土,应予清除干净后,方可灌注;灌入混凝土较多使清除困难时,应暂停灌注,下入比原孔径小一级的钻头钻进至一定深度起钻,用高压水将混凝土面冲洗干净,并将沉渣吸出,将导管下至中间小孔内恢复灌注。
⑤消除断桩的措施为:
对断桩应以预防为主。灌注前要对各作业环节认真检查,指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重视混凝土面的准确探测,绘制混凝土灌注曲线,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提升应匀速平稳,控制灌注时间在适当的范围内。如灌入混凝土量不够,应先将已灌混凝土清除再下入导管重新灌注。若灌入量较多,可按前述打小孔的方法处理。断桩位置较深,断桩承受荷载不大时,可采取钻孔至断桩部位先清洗再钻孔压浆补救,断桩承受荷载较大时,可采取插入钢筋束灌浆制作锚固桩的措施。断桩位置较浅或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可将清除断桩以上混凝土,支模重新浇筑成桩。
二 PHC管桩施工
1、沉桩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①沉桩时桩身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
②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
③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
(2)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
①消除沉桩时桩身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的措施为:
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制桩、养护应符合强度、平直度要求;接桩面平整,使上下节在同一直线上;沉桩倾斜时,不能用移动桩架来校正等。
②消除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的措施为:
探明地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应作补勘;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机械设备;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进行。
③消除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的措施为:
应规范作业,做到场地平整,桩架要平直,桩位对中,上下节接桩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检查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保证平整,沉桩期间不宜同步开挖基坑。
2、接桩焊接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①上下节桩对不直或成倾斜状。
②焊缝不饱满、不牢固。
③接桩处松脱开裂。
(2)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
①消除上下节桩对不直或成倾斜状的措施为:
接桩时上节桩与下节桩应对直,轴向错位不得大于2mm,坡口根部间隙不得大于4mm,下节桩已成倾斜状态时,上节桩仍应对准下节桩的轴线。
②消除焊缝不饱满、不牢固的措施为:
a)选用焊丝直径应满足焊缝坡口根部的要求;
b)焊接时,电流强度应与使用的焊机和焊丝相匹配,应分层、对称、均匀、连续施焊。焊接道数不得小于2道,每道焊接接头应超过引弧,注意焊接始端和终端的焊口处。表面加强焊缝高度宜为1~2mm,力求平滑。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等表面缺陷,发现缺陷后应立即返修。
C)焊接结束后,应让其自然冷却8分钟以上,方可进行继续锤击。
③消除接桩处松脱开裂的措施为:
接桩前将接桩处表面的杂质、油污清洗干净,填平接桩面;法兰面或连接铁件要求平整,焊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