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害是煤矿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水害问题历来是制约煤炭资源开发和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且一直受到各级煤炭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煤矿开采现状来看,随着对地下煤、岩层巷道的开拓与延伸,地下含水层位动态平衡遭受到破坏,对水的诱发及强化作用,造成矿井下开采环境恶化,常常会遇到突然发生、具有一定数量且来势迅猛的透水现象,以致生产设备被淹并造成人员伤亡,给煤、岩层掘进工作面和运输巷道作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的需求旺盛,煤炭产量增长势头强劲,受到利益的驱使,一些煤矿矿井防治水安全意识相对淡化,致使矿井重特大水害事故接连发生,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和谐音符。因此如何根据煤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水灾的危害辩识,采取相应的防治矿井水害的有效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上升的势头,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因此笔煤矿搞好防治水害工作,首先应该认识到导致煤矿水害发生的原因,对各种隐患进行不断的勘查和分析,然后再从宏观及微观角度解决防治水害的问题,从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如何才能有郊的防治煤矿水灾害呢,首先要明了发生水灾害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在如下见个方面:首先是自然因素, 大气降水通过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及采空区塌陷带裂隙等渗入井下。还有的小煤矿设在河、沟周围,在其下,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水力联系,使矿坑涌水量受降雨控制,每年雨季时,降水量和降水时间对渗入有利,涌水量也大,旱季涌水量小。其次断层本身弱含水,随着开采的扩大和井巷的延伸,原有的均衡条件将被破坏,断裂构造与地表水、地下水有可能构成水力联系,构成未来矿区的充水隐患.另外生产矿井的老采空区、老巷道等积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采掘工作面的周围,既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也可以以零星形态分布,这种水体的水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因流动快速,具有极大的突发性,尤其矿区已开采多年,而且下山开采,上部的煤层大都已采空,容易形成老空积水,更应该加强防范。另外由于历史小窑开采情况不明、采空区的分布和积水情况不明,老窑积水也为煤矿安全埋下不小的隐患。其次是人为因素:非法违规生产是产生水灾害的重要原因,一些非法矿井无正规设计,边掘边采,盲 目生产,导致事故发生。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防水煤柱,对老空水没有严格执行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导致水害事故发生;超层越界开采是发生矿井水灾害的又一因素,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已经枯竭,有的乡镇煤矿为了经济利益,争夺资源,越界开采相邻煤矿的煤层,由于不清楚相邻矿的地质资料,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有的乡镇煤矿在国有大矿采空区反复掘进找煤,甚至非法开采保护煤柱;有的乡镇煤矿越界开采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煤层,导致淹井和伤亡事故发生。据统计,50%的透水事故是小煤矿违法越界开采造成的;防排水系统不完善是产生矿井淹井的主要因素,大部分乡镇煤矿都未按规定配备防排水系统,井下水仓容积太小,排水管路、泵、电缆不配套。由于小煤矿非正规开采,以掘代采,井下巷道空间也比较小,一旦发生突水,造成灾害进一步扩大。水害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了避免水害的发生,做好防治水害的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煤矿防治水工作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做好矿井防治水害工作,是减少矿井水害事故发生,特别是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保障职工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保证煤炭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要做到有郊的防治水灾害,必须从根本上解除引发煤矿水灾害的几大因素:1 强化指导思想,完善管理制度,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要对矿井防治水害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以及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原则,坚决防止重大透水淹井事故的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健全和完善煤炭生产企业矿井防治水害管理机构,落实防治水管理责任,完善矿井防治水害管理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一系列生产技术和管理规程,搞好矿井防治水,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是加强矿井防治水害管理工作最根本的保证。更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的一条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煤矿的监管,各主要产煤县要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探放水队伍,为技术力量薄弱的小煤矿提供技术服务,为没有能力进行探放水的煤矿做好探放水专业服务;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在雨季暴雨期间,要监督小煤矿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退到地面;对本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矿区,目前在人力、技术、安全设备等方面没有保障时要禁止开采,待将来条件具备时再进行开采。2 确保煤矿安全,提高技术支持 对防治水害的领导工作要进一步予以重视,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防治水工程和措施落实到位。健全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保证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企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和水害防治队伍,配备专职水文地质技术负责人,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保证。强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通过广泛深人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井巷施工作业规范和工程质量都符合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保证防治水安全设施达到设计要求,形成应有的抵御水害能力。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水害预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防止水害的发生。3 发挥企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害工作,引入企业奖励机制,设立矿井水害防治奖励基 金,对为矿井防治水工作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组织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特别是采掘工人的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提高职工对矿井水害突水预兆的正确识别,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明确矿井防治水所需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以便防治水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和及时更新仪器设备。使得煤矿企业在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中占据主动地位,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4 煤矿企业防治水害的具体措施:煤矿企业的水害防治应坚“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治后掘”的方针,落实 “防、持、堵、疏、排、截”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严重水害隐患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主管,全面负责防治水工作、矿区防治水规划的实施,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队伍(重点产煤县可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专门的探放水队伍),矿井技术人员必须对煤、岩层巷道工作面及其周围出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测与记录。观测内容包括出水时间、地点、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的水量、水压、标高、出水点围岩及巷道的破坏变形情况等,找出出水原因,分析水源,有必要时,应取水样化验。应将煤、岩层巷道工作面透水征兆的位置在有验。应将煤、岩层巷道工作面透水征兆的位置在有关生产图件上标出,并标出可疑的透水范围,以及相邻矿有水力联系的断层导水道、采空区、老窑区等。由于无序开采造成引发透水的严重隐患,要把防治采空水、老窑水作为防治水的重点。除了应摸清矿井地质构造、边界、采空区、老巷道、各类防水煤柱、探水警戒线等情况外,还应摸清周围小煤窑的相关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采用 “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对策,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应当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 井,每月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其他矿井每季度开展一次水害隐患的排查。在预测预报和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坚持 “有疑必探、先治后掘”的原则。具有突水危险的隐患地区,必须对水害隐患治理后,方可掘进和进行回采。煤矿防治水害要坚持以防为主。相领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薄弱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煤层顶板有老空水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老空水全部疏干为止。煤层顶、底板受承压含水层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疏水降压无法保证煤层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注浆加固。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主要排水设备 (水泵、水管、配电设备)、泵房出口、水仓容积等必须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所以,矿井水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避免的。
上一篇: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下一篇: 返回列表